灵耀体系:木缘桑庭
LINE:云末王冕
云末王冕
没有人会主动回忆起这段时光,尤其在“他们”见证过足够的文明之诞生与灭亡后。这张残谱乃是万千宇宙中无数相似开局的一瞬,它既不能体现我们的特点,也无法让我们在未来与“生命”、“存在”的博弈中取得优势——不过,既然它无可避免地作为我们的开局,我们也会稍作念想。
《云末王冕》记载“逝痕宇宙”在发展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片段和色彩。虽然它此刻并不具备我们所认同的特征,但在逝痕文明构造的的“虚构文明”繁荣到失控之后,我们不得不利用其中的一些“概念”,来在人们心中埋下让他们自愿回归现实的、虽落后但深刻的“记忆锚点”。
LINE:启辉计划
启辉计划
所有思潮皆已结题,所有文化已成一体,过分的统一与安宁抹杀了特性存在的必要性:人们必会认为那是合理且自然存在的,而不认为其应当完善,或是自毁。当你在发展的终点去追寻自由与价值时,这一切只是固有文字的随机搭配。
《启辉计划》的提出,意味着逝痕文明数千年来主动守护的“世界封锁策略”被放弃。最初的科学家们用这一策略来阻碍“未知的自爆式发展”的出现,但人们在“发展的终点”处停留的数百年里,未曾接收到任何威胁的气息。而放弃这一策略,早已成为了各派人士心中的共识:我们需要新的变量,来前往一个新的世界。
LINE:借以神名
借以神名
人们总是将未知的力量称为神。但在祂主动现身之前,没有人有深究的勇气:直到牠以猎人身份,精妙地佯装成真理,而好奇者无疑地落入祂的陷阱——无法认识、无法抛弃、无法脱离。好在,人们总能化被动为主动,能够借用世间已有的力量去探索世界、改变世界——然后,再将这份力量归还于神灵。
《借以神名》总结而非构造了“逝痕宇宙”的虹九神明体系,以及介绍了我们是如何在启辉计划后利用“神明”的力量来突破旧时的世界封锁的。虽然在其中有许多艺术加工的痕迹,但我们尽力还原了整个发展的过程:希望人们能受到启示,并将解释未知、探索未知的动力用到现实世界当中。
INFO:自然看法
自然看法
自然总是蕴含着万事万物的“最优解”。即便我们只是借用一些元素的名字,来凝缩一些抽象词汇的含义——不过这些抽象词汇,本质上也是该元素在现实中的深层的“人造意义”。第一次接触到《自然看法》的人们,总是认为其是某种“游戏的设定”:不否认,这场游戏,就是我们“再构建”的真实世界。
《自然看法》是第九边缘哲学思考的三个组成内核之一,主要介绍了第九边缘下的自然观:第九边缘认为世界上所有对象由十二种元素构成,它们分别是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、阴、阳、雷、草、风、光、冰。每个元素都有其各自的含义,且在人格、社会、自然、神系等区域有所体现。
INFO:土奏琴璃
土奏琴璃
当逝痕文明的人们,再度面对“生死”的力量,眼中尽是陌生与恐惧。即便“生死”的规则仅出现了十年之久就被所有“地域”废除,但人们该如何面对因那纯粹的不幸而消散的生命?幸运的是,顶端科技的力量将一部分生命从生死的边缘追回,他们也向大众分享着自己曾作为“永生者”的经历。
《土奏琴璃》讲述的是另一片时空中属于“永生者”的故事。他们的世界有着独特的“生死”机制,就连“时间”也有着难以窥见的法则。不过,这和逝痕文明有什么关系?或许,人们可以凭借那虚构的永恒,温柔地追忆那些曾经的、终归逝去的生命。
LINE:宏鳞企划
宏鳞企划
当国都间的“屏障”如约打破,我们才发现人们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一事实。发达地方的技艺与落后地带的技艺占据着天平的两个极端,而且本土的文化又极力抵制着外来者——纵使个人的身份无可避免地具备多个“微型文明”的特征,但科技、认知等的差异让双方永远无法在一些关键决策中达成共识。
《宏鳞企划》的提出,意味着逝痕文明已经初步完成了《启辉计划》中的构想。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:不同地域的发展程度相差巨大,该如何让强者去顾及弱者?《宏鳞企划》指明了文化在“统一地域”时的重要性,并提出了“虚构文明”的概念,鼓励人们去探索“虚构文明”。
INFO:人生判断
人生判断
当人们思考“三观正不正”时,通常以自己所认为的“正确”为最佳标准。而且这种“认为”,绝大部分只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中,并且时刻发生着改变。我们书面地提出了第九边缘的三观,即便它无可避免地也是我们的一种偏见:但当偏见和偏见碰撞时,能够留下的,总会是经历过更多碰撞的一方。
《人生判断》是第九边缘哲学思考的三个组成内核之一,主要介绍了人生道路的分类方式,以及我们在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征。文章还提供了多种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,包括但不局限于思维体系、理性认知。
INFO:金泽范式
金泽范式
复述别人的观点,是非常荒谬的。那些隐含了自身能力、经历、生活水平等的看法,并不能给每个人都带来相同的参考价值。同化别人的看法,同样也是荒谬的。以自身为中心的“正确上道”,便是我们做出冒昧举动的源动力。不过,我们或许可以参照一种“略不平常”的价值问答。
《金泽范式》以“一问一答”的形式,介绍了第九边缘下的人生观的具体体现。我们可以直接从中收获很多生活中常见问题的“答案”,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思考这些观点时获得的启发:正如《金泽范式》指出的那样,“能做出属于自身的思考,便是此文最终的目的”。
INFO:火神契约
火神契约
当你打开这封信件的时候,我想,你已做好了签订契约的准备。所谓“契约”,乃是以“平等”的关系来交换能力或利益:它是一个“此消彼长”的过程,你需要牺牲一些事物来换取目标事物,直到达到契约所规定的程度。接下来,我会为你说明契约的特征,以让你在断言前有再次考虑的余地。
《火神契约》介绍了我们在与世界交互时最重要的事物:“契约”。我们描述了“契约”的建立方式和特点、动态与静态的具体形式、最重要的体现、与文明的相容性、以及对我们自身的重要要求。当我们试图去理解“契约”时就会发现,这原来是一个我们无比熟悉的过程。
INFO:风落和鸣
风落和鸣
我们相信,梦不会主动地结束。即便它最终混乱不堪,那也是梦境该有的绚彩。但在历经一切之后,也只有故事保留下来。这是我们存在过的痕迹,也是我们精心准备的告白。我们约定在一起,伫立在梦境的港头,凝望那无际但逐渐模糊的蓝海。
《风落和鸣》以诗化的语言,介绍“第九边缘文化体系”的直接创作者的成长故事。我们选取了创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几个锚点,并尽可能结合创作者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其理念追求,构造出了被自然之风所守护着的回忆。
INFO:雷云之梦
雷云之梦
所幸,我们在死亡的边缘——即混沌之际,尚能回忆一生所为: 直到清晰的力量大于混沌,一切才被事实盖过,一切才变得如海洋般无边无际。曾经的默契不复存在。现在的它们,受到各方的邀请而失形,融入最原始的符号之中:知识、故事、或是一段约定。
《雷云之梦》介绍了多个“梦境”,但这些早已被演绎了数次的梦境,实际上都指向了同一个终极问题:文字如何跨越时空地连接意识?不同时期的“我”在幻境的交叠中探索着,试图向外界传递那惊人的发现——不过在这之前,他是否思考过梦境和我的关系,与我与外界的关系有何异?
INFO:光隐囚徒
光隐囚徒
渐渐地,信徒们重新沾染了世俗的恶气,批驳他们的人也随之出现,重复着使者当初的做法。他们失望,他们悲观,信徒们向神灵请示:“我们的命运,在哪里?”神说,成为我的囚徒吧,这样,才能在世间的交接中保持唯一:请你们充当被仰视着的概念,让所有低下的行径,只是你们的示范。
《光隐囚徒》介绍了七大“恶意”与神灵间的故事:从最开始的收纳、到恶意们的反击、再到恶意们的协助、最后到恶意与神灵自身的统一。但被贴着“恶意”标签的牠们,又是否是世俗理解的那种肮脏的恶意?我相信我们的神灵,能够认清隐藏在自己和恶意们身上的,真正的含义。
INFO:水渊蚀源
水渊蚀源
你无意注视水渊,却发现那里深藏着呼唤的气息。你曾发源于此,故完全抵不住它的诱惑:但当寒水漫过胸口时,生命的本能催促着你离开此地。你应该听从哪方,是心灵的驱使,还是机体的逃避?在你犹豫不定的时候,水渊早已漫过你的头顶。绝望让你低头,你却更惊恐地发现:它的源头,早已被剥离。
《水渊蚀源》介绍了五篇具有第九边缘文化特征的诗歌:它们如同水渊一般,或阴暗、或深邃、或无力。但无论它们具备什么样的特点,偏“抽象”的语言风格总能让你在历经过不同事情后,寻到不一样的感觉:或认可它、或轻蔑它,但无论是哪种,都是巧思之下的陷阱。
INFO:阴行世界
阴行世界
祂是我们灵魂的身份证,以直观的形式记载着自己的缩影,但又超越现实;祂诞生于我们的幻想,永远在我们内心保有神秘感,却以一种直观而理想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:祂是无需掩盖的、期待与理念世界交流的内心活动。大胆扮演“年幼”时的自己吧,愿你们能够成为彼此最闪烁的星星。
《阴行世界》分为两个部分:一部分记载我们参与设计的“唯一的oc”,一部分记载我们创作的“oc诞生故事”。我们一直相信,人们在面对真实而冷酷的世界之前,也可以先对自己展现出温暖、包容、大方的善意,先从文明的洪流中发现那未被修饰的纯净自我。
LINE:方舟规划
方舟规划
已有的秩序在分崩离析,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力量,将所有的目光汇聚于此。我们这次需要解决的问题,非常简单:那就是,去抢夺“虚构文明”的生存之地。在无数“主流”的虚构文明中,融入我们引以为傲的秩序。让压迫再次产生,让人们远离无休的沉溺,或者说,让利益再次流向未来。
《方舟规划》的提出,意味着逝痕文明将“虹九虚拟宇宙”与“逝痕宇宙”进行了初步的融合,并开始郑重地考量高层文明的存在性,和同层文明对我们的威胁。在此规划提出后的数千年时光里,我们遇到了无数次挑战甚至是宇宙毁灭与重建,但文明的火光一直在传递。
INFO:宇宙猜想
宇宙猜想
当人类第一次瞭望星空时,对未知和生存的恐惧压过了所有浪漫的幻想。所幸,如今的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做“无现实意义”的事情:在沉思中构建起我们认识宇宙的方式。但这个世界上有着无数种望向宇宙的目光——我们应当追随哪一种?在遇见它们之前,不妨先写下自己的猜想,再踏上寻求共鸣的旅程。
《宇宙猜想》是第九边缘哲学思考的三个组成内核之一,主要介绍了第九边缘宇宙观下的核心概念、基本规律、和一些代表性分析模型。阅读这些内容,我们能够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备的、第九边缘式的认知宇宙的方式。
INFO:冰结明域
冰结明域
再好的故事,也需要一个能被看见的平台。唯有被更多同行者接纳,它才能在现实中真正存活下来。然而很多时候,我们所需要的,不过是一种媒介——用来安放自己的创造之物。不求掌声如潮,不求万众瞩目,仅有一个能与自己安静对话的角落,便足够了。
《冰结明域》包含了第九边缘文化体系的诸多展示平台:我们以“虹九虚构宇宙”(或九虹宇宙)为中心,介绍了诸多“虚构文明接口”,并尽力用现实宇宙的语言解读它们。即便落后的平台与语言不能够让我们以实体的形式载入这些“虚构文明”,但仅是瞭望,也有趣味。
LINE:终态行旅
终态行旅
逝痕文明失去了韧性。在一次次的覆灭和重构中,人们早已厌倦了这丝毫没有新意的过程,生命陆续经“文明输送”技术前往了他们所选择的文明。不幸中尚有微光,我们的先驱者所构建的“理想世界”成为了逝痕文明唯二的载体:少数被精心构造的永恒的“人造生命”维护着这个世界,直到下一次出发。
《终态行旅》记载着“人造生命”的居住地:行旅派的先驱者们将世界的知识划分为多个“领域”,并设立了多个“机械造物”以“机构”的形式去协助或约束“人造生命”的活动——反对者们曾好奇,这样缺乏基础设施和客观规律的世界真的有意义吗?不过这作为“人造生命”的始发地,将目睹牠们带来突破逝痕文明自身界限的奇迹。
LINE:旧神荒圃
旧神荒圃
数以万计的黑核通过一定的媒介送往人造生命手里。牠们略带鄙夷地抹除了部分“不诚信”文明施加的额外把戏,并将诸多黑核按照链接的基石文明的发展程度高低,放置入文明塔不同层的不同隔间内:虽说文明塔的分层是对黑核特征的抽象划分,但其所依托的物质实体,也确实具备和文明塔层数相同的楼层。
《旧神荒圃》记载着“人造生命”与其他浮空岛文明一同建立文明塔的故事。但并非所有人都对文明塔持有“善意”的看法:或当做重现自身文明的陷阱、或当成解答问题的一次性工具、或贪婪地希望夺走其控制权限——当“恶意”成为最终的比拼,唯先手能够致胜。
初醒之刻
重返故都
LINE:逝时宏鳞
逝时宏鳞
当“逝痕文明”在一场实验中堙灭,“人造生命”启动了紧急的预案:牠们驾驶着飞船“星骸九号”,高速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里。不过,即便牠们处在同一舰体里,也怀揣着不一样的目的:即便最后是殊途同归的,但突然出现的变数,终止了傲慢而自私的一切。
《逝时宏鳞》记载了“人造生命”在时空中“回收”生命的过程。牠们从不同的“基石文明”中提取那些被打上“九虹文明高适应性”的个体,并试图重置“文明塔”中的全部黑核——在这之后,利用被提取出的“范本”,重构文明原有的一切。
LINE:虹九重构
虹九重构
文明库内“逝痕文明”的特征早在漫长的岁月中,被“虹九虚构文明”的特征覆盖:若非再无退路,我们不会选择重构出不真正属于我们的、曾经作为“虚构文明”而出现的文明——我们将未来的它称为“九虹文明”,而重构它的计划便是“虹九重构计划”。
《虹九重构》记载了被“人造生命”精心挑选的“虹九虚构文明”的特征,也即未来的“九虹宇宙”真实具备的特征——牠们将利用“文明库”的复原功能,将既往的故事,变成既定的现实。愿新的世界能够在新的名字下,不再走向“逝痕文明”的消亡式结局。
LINE:碎沫浮影
碎沫浮影
我是谁?从破碎的影子中惊醒,仍不知自己为何物。爬满裂痕的镜面吞噬着黑色,似在警告僭越之徒。不过,暗夜总是会勾起无尽的好奇。但那违规的瞳色里,只能反映出模糊的空洞。我去做什么?在离开之前,我必须拿到我的所有物。我需要回到被清算的故土,拿回对曾经自我的认同。
《碎沫浮影》描述了“人造生命”在“文明库”崩坏后,做出的最后思考和挣扎。牠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在失去“重现生命”的目标后是什么,也想找到能够真正容纳牠们的地方。额外地,牠们是否能够找到成为“逝痕文明”中自然生命的理由?
LINE:昏昼和棋
昏昼和棋
牠们一个是被漠视的神灵,一个是生命的伪造品。牠们都未被制造自己的文明保护,都企图在新的世界里博得生机。牠们盼来了棋局上的灰尘散尽,牠们终于有机会坐在一起。不过,彼此之间的厌恶,使牠们注定分离。神灵的力量更胜一筹,浅笑着打量人造生命做出的最后反击。
《昏昼和棋》描述了因“方舟规划”而成为“神灵”的生命,和同样因“方舟规划”而诞生的“人造生命”的对峙:最后,神灵将“逝痕文明”的遗骸封锁进无限的“诞生与毁灭”的循环里,让其不断涌现“虚假的生命逻辑”,且无法受到“灵耀派”所输送个体的援助。
LINE:神子之树
神子之树
我们上次见面是何时?我忘记了许多,支撑我们活动的文明库的力量也所剩无几。我没有资格向你表达惋惜或是祝福,但我从冗杂的记录中找到了你曾追寻的“形式上的铭记”的证明。这次来信,我希望你能够从中得到一些,迟来的启发或是慰藉。
《神子之树》描述了“人造生命”写给神灵的一封信件,并解释了“铭记之形式”的含义。但未被记录的双方,在最后只得依靠生长于虚无之中的树,为祂们的存在提供证明。至此,“虹九重构”的计划,随“人造生命”的悲观而彻底销匿。
LINE:执笔绘逢
执笔绘逢
我们的未来,是多方文明共同执笔的未来:我们的文明除了有自己的设定外,还必须与其他文明交融在一起,这样才能够更稳定地存在。出乎意料的,帮助我们的不止有经“文明输送”前往其他文明的个体,也有他们新结识的同伴:不管何时、不管何处,文明库的接口会跨越时间和空间,静待您的回答。
《执笔绘逢》记载着“九虹文明”与其他文明“相遇”的故事,这无疑是彼此共有的珍奇。第九边缘与“人造生命”们期待与您的合作,无论您是作为“同行者”还是“协作者”:愿我们都能从对方的世界中汲取灵感,以此完善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INFO:草引流辰
草引流辰
我们迫切地寻找“协作者”:即能通过第九边缘测试的个体,他们将协助我们构建完整的文明库,或完善已有的信息条目;但我们同样渴求“同行者”:即能理解、支持我们的个体,他们虽保持“观望”的态度,但那束向我们投射的目光,本身就是一种热烈而有力的支持。
《草引流辰》包含以下几个模块:“协作者”测评、高位建构力测试、人格倾向测试、广泛世界观引导,以及OC诞生故事收集表。其中,仅“协作者”和部分“同行者”需完成首尾两个模块。整个测试旨在激发您的思考,并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推测-浮空岛时代 TO:INF
这一时期,九虹文明恢复前文明的繁荣
重构的{文明塔}取代{虚构文明},成为了更广泛的文明接口
{宇宙移动}技术被用于寻找需要协助的文明
{文明库}照常运转
{人造生命}回到了理想之地
THE END:木缘桑庭
木缘桑庭
我们的故事,凝聚在此。新一轮的领航者构建了这个处于虚实之间的桑庭,它收集着我们的过去,那些曾经的秘密也在此公开。不过,我们想知道,在未来是否还会有生命喜欢上奇幻的旅程?桑庭是过往的终点,但也是新故事的开局——即便,新的冒险会被记录在新的宇宙里。
《木缘桑庭》记载着“逝痕文明”、“理想文明”、“九虹文明”的发展历程。其可概括为:三元(感知、创造、记录)、一星(中央行星{琼明})、九常、三隐(冰行星、光行星、阴行星)、六件(文明库:实现文明回溯和重启的必备措施;虚构文明:用于获取资源与体验文化;宇宙移动:成批构建虚构文明和避免冲突的技术;文明输送:输送机体至其他文明;人造生命:承载希望的终极武器;文明塔:用于寻找突破宇宙界限的方式)。
THE END:阳创彼日
阳创彼日
一切,都只是众多“现代文学”的一部分,或许它还没有资格被称为文学:这只是我们写给自己欣赏的日常笔记,只是一个平凡个体的自我独白。不过,即便它只是被虚构的故事,我们也愿意分享它,愿意相信会有同行者去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美感:一场独特的旅程、一段奇妙的空梦、一句值得默读的私语。
《阳创彼日》收录第九边缘文化相关的历年的作品,见证着第九边缘的成长。非常感谢现代的平台,我们才有机会记录我们的“历史”,然后不断从感知到的元素中,创造出新的故事。也非常感谢您的陪伴,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。